meigo媽今天要和好朋友們分享一本好書



吃錯了,當然會生病!:陳俊旭醫師的健康飲食寶典



書籍簡介


一般人都認為,低油、低膽固醇的食物有益健康;少吃牛油、豬油、尤其用植物油炒菜,比較不容易罹患心臟病、高血壓;還有,人造奶油比奶油安全;素食者較不容易罹患慢性病;多喝牛奶可以補充鈣質……,其實,這些耳熟能詳的健康飲食觀念,不一定都是對的,你相信嗎?作者在本書中針對以上八大迷思,深入淺出地一一加以破解,並進一步告訴大家,如何進行飲食改造計畫,讓自己遠離慢性病威脅,能夠健健康康活到老。包括如何判別好油壞油、什麼是優質蛋白質及優質澱粉、每個人該吃多少澱粉、什麼是完整食物和有機食物、什麼時候該補充維他命、外食應該如何吃得更健康……等等。同時,針對各種常見的慢性病患者,例如癌症、憂鬱症、過敏、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,也提出了最專業的飲食建議。



 



本書特色
(一)顛覆現代人普遍認為的「健康飲食」迷思,帶來革命性的飲食新觀點;並針對一般大眾偏差的飲食習慣一一指陳,提出慢性病預防及對治策略。
(二)本書作者受過正統、完整的自然醫學訓練,是台灣第一個取得美國自然醫學醫師執照的專家,兼具嚴謹的學理與豐富的臨床經驗,內容引述許多最新發現與研究成果,專業紮實、鏗鏘有力。
(三)深入淺出的寫法,讓讀者「知其然,更知所以然」,不再為道聽途說的健康知識所迷惑。
(四)觀念與實用性兼具,可以參考本書,為自己打造健康滿分的飲食改造計畫。
(五)專 家 醫師聯手推薦,一致推崇「為台灣帶來震撼性觀念」。


名人推薦者
許達夫(許達夫自然醫學診療中心負責人)
江守山(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)
敖曼冠(振興醫院骨科部主任)
李德初(赫尼曼診所院長)
游敬倫(龍合骨科診所院長)
郝士英(正聲廣播電台名主持人)



作者簡介



自然醫學博士 陳俊旭醫師

陳俊旭醫師畢業於臺大醫學院復健系,並取得有「自然醫學的哈佛大學」之稱的巴斯帝爾大學
(Bastyr University)
自然醫學博士學位。是第一個考取美國自然醫學醫師執照的台灣人。通過美國四項國家考試(自然醫學,針灸,中藥,復健),並擁有華 盛頓州 醫師、針灸師、治療師三張醫療執照。


曾任西雅圖華人健安療養院復健部主任、西雅圖西北無限健康診所自然醫學醫師與針灸師、西雅圖世貿中心聯合健康診所,以及台灣百略集團康適幸福股份有限公司醫療長、百略集團康適診所副院長。目前擔任台灣整合醫學公司自然醫學顧問。



 



目錄》



專家推薦
作者自序


第一章:人類一百年來的健康演變
美國重大疾病排行榜
台灣十大死因的戲劇性轉變
為台灣人的健康把脈
1.
症狀一:90%的人處於「亞健康」狀態
2.
症狀二:慢性疾病控制率差
3.
症狀三:藥物濫用情況嚴重
4.
症狀四:愛逛醫院的奇特現象
5.
症狀五:每六分鐘看一個病人


第二章:近百年來的飲食變化
一百年前的西方飲食
台灣五十年來的飲食改變
台灣的阿公阿媽年輕時吃什麼?
外食,已成為台灣人的飲食文化
掉入健康陷阱的現代人


第三章:從世界各民族得到的啟
愛斯基摩人為何不容易罹患心臟病?
印尼、日本與墨西哥婦女為何少有更年期症狀?
皮馬族印第安移民的健康轉變
地中海國家為何少有心臟病?
美國阿米許人的故事


四章:你吃對了嗎?現代人飲食的八大迷思
迷思一:低油飲食比較好?
迷思二:少吃高膽固醇食物?
迷思三:用植物油炒菜比較健康?
迷思四:別碰豬油和牛油?
迷思五:人造奶油比奶油安全?
迷思六:素食對健康大大有益?
迷思七:低蛋白質飲食可以預防疾病?
迷思八:多喝牛奶才能補充營養?


第五章:健康活到老的飲食改造計畫
健康第一招:多吃好油
健康第二招:多吃優質蛋白質
健康第三招:優質澱粉多攝取
健康第四招:正確的飲食比例
健康第五招:要吃就吃好零食
健康第六招:新鮮蔬果餐餐不能少
健康第六招:戒掉吃「糖」的癮
健康第七招:可適量攝取優質代糖
健康第八招:盡量選擇有機食物
健康第九招:完整食物有益健康
健康第十招:注意食物與飲水衛生
健康十一招:適時適量補充維他命
健康十二招:外食也要吃得很健康


第六章:特殊疾病的飲食處方
抗癌飲食
抗憂鬱飲食
降膽固醇飲食
抗念珠菌飲食
低普林飲食
抗壓飲食
抗發炎飲食
低敏飲食
降血糖飲食
減肥飲食


附錄
如何選擇食用油
富含各類營養素的食物
嬰兒食物
飲食日記
我的健康飲食標準
寒熱體質與食物屬性
酸檢體質與食物屬性
培養敏銳的自覺能力
什麼是自然醫學?



 



內文節錄》第一章百年來健康演變



引言:人類100年來的生活越來越舒適便利,但健康狀況卻越來越糟;不僅體力越來越差,疾病越來越多,許多以前罕見的疾病,現在更幾乎成了流行病。這都和生活形態和飲食文化的改變有密切的關係。


人類與大自然一向是和平共處的,但最近一百多年來,卻發生很大的轉變。電燈的發明,使人的睡眠時間縮短;汽車的發明,使人運動量減少;化學工業的蓬勃發展,嚴重污染了地球;抗生素、類固醇以及種種人工藥物的發明,雖然暫時壓抑了疾病,卻也衍生出許多副作用;現代化農業的進步,看似頗有效率,實質上卻少了營養、多了毒素。


美國重大疾病排行榜

人類一百年來的生活越來越舒適便利,但健康狀況卻越來越糟;不僅體力越來越差,疾病越來越多,許多以前罕見的疾病,現在更幾乎成了流行病。

以美國來說,美國是全世界科技業與醫藥業的龍頭老大。汽車、飛機、電視、電腦、手機、抗生素、類固醇、避孕藥、器官移植、原子彈、微波爐、漢堡……,通通都是美國人發明的。現代西醫使用手術與人工藥物,它的歷史不過一百多年,而它的發源地也是美國。

美國人帶來了世界的繁榮與便捷,卻也因此改變了人類的健康結構。首先,讓我們來看看美國人自己的健康,一百年來發生了什麼改變。在一九OO年時,美國人的癌症罹患率是271,到了二OOO年,卻劇升到21,換句話說,每2個美國人就有一個罹患癌症;糖尿病罹患率則由一九OO年的1%提高到現在的10%;肥胖與過重者的比例,更由一九OO5%竄升到現在的61%,各種慢性病罹病率增加的速度令人咋舌。根據美國CBS新聞報導,二OOO年,美國人花在減肥產品上的費用高達三百五十億美元,相當於一天三十億新臺幣,但肥胖的人卻越來越多。肥胖,已成為現今美國人最大的問題之一。

許多一百年前不常見的慢性疾病,例如:上血壓、腦中風、心臟病、氣喘、過敏、癌症與自體免疫系統方面的問題……,也在這一百年內陸續出現而且迅速普及開來。其中最嚴重的疾病,是高居癌症排行榜前兩名、男性的前列腺癌、直腸癌與女性的乳癌、子宮頸癌。


癌症的成因和飲食大大有關

前列腺癌、直腸癌以及乳癌、子宮頸癌,都和飲食中的毒素與脂肪有密切的關聯。另外,子宮頸癌還和皰疹病毒有關。

直腸癌的成因很容易理解,通常是蔬菜水果吃得太少,肉類和油炸物吃得太多,食物留在腸道內的時間過久,腐敗之後產生毒素,持續刺激直腸壁,日積月累使得腸壁細胞突變,導致直腸癌。因此直腸癌患者通常會有便秘與偏食的習慣。

前列腺則是個一般人比較陌生的器官。它有某種奇特的天然屏障機制,讓很多西藥進不去,所以一旦發炎,抗生素便不易產生作用。但奇怪的是,前列腺卻很容易讓脂肪進入,所以肥肉吃多了,不只是油脂,連裏面的雌激素、生長激素、自由基、重金屬、農藥、戴奧辛與其他脂溶性毒素,統統被帶進前列腺,持續刺激前列腺,使它產生腫大、發炎、老化、受損甚至癌化的現象。這是因為飲食中常吃「壞油」導致的結果,如果吃的是「好油」,就可常保前列腺的健康。(「好油」與「壞油」的判別,將在以後的章節中詳細解說)

至於女性癌症方面,牛油、豬油、雞油中的人工雌激素,吃了之後會刺激第二性徵如乳房、子宮等部位,造成初經提早、乳房發育提早等現象,所以現在的小女生都發育得越來越早,中國大陸就有六歲女娃就來初經的例子,可以說都是人工雌激素惹的禍。而油脂中過多的人工雌激素與毒素,便是引髮乳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。


臺灣十大死因的戲劇性轉變

至於臺灣的情形又是如何呢?我們不妨從歷年來臺灣人的十大死因來觀察。民國四十一年,臺灣人的十大死因依序為腸胃炎、肺炎、肺結核、心臟病、中樞神經之血管病變、周產期死因、腎炎、惡性腫瘤(癌症)、支氣管炎與瘧疾。民國七十五年,惡性腫瘤由第八位攀升至第一位,位居第二至第十位的死因分別是腦血管疾病、意外災害、心臟病、上血壓、慢性肝炎、糖尿病、支氣管炎、肺炎與自殺。到了民國八十六年,惡性腫瘤依然高居臺灣十大死因之首,第二位以下依次是心臟病、糖尿病與腦血管疾病(中風)。而根據民國九十一年所做的統計,臺灣人的十大死因排行榜則為惡性腫瘤、腦中風、心臟病、糖尿病、意外事故、肝病、肝炎、腎臟病、自殺和上血壓。從以上資料可知,癌症已連續二十七年蟬聯臺灣十大死因第一名;每隔八分鐘,就有一人死於癌症。

綜觀臺灣五十多年來死亡原因的演變,疾病種類與罹病比例確實產生很大的變化。在民國四十一年的時代,名列死亡原因前三名的是腸胃炎、肺炎與肺結核,皆屬傳染性的疾病。這樣的結果不難理解,因為當時的衛生條件較差,所以傳染疾病橫行,因難產而不幸喪生的婦女也不在少數。從民國五十幾年起,臺灣經濟起飛,電冰箱與抽水馬桶漸漸普及,衛生習慣越來越好,飲食習慣逐漸西化,工業污染漸漸嚴重,因此傳染病致死案例逐漸減少,取而代之的是與飲食習慣、環境相關的疾病,例如癌症、腦中風、心臟病、糖尿病、氣喘……等等。


早期台灣人多死於傳染疾病

我們如果再往前追溯,一百年、甚至更早之前的台灣人健康狀況又是如何呢?
清朝時期,從中國大陸來到北台灣開採硫磺的鬱永河,看到家中的僕役一個個病倒,曾經感嘆地說︰「人言此地水土害人、染疾多殆……余初未之信,居無何,奴子病矣!諸給役者十且病九矣!乃至庖人亦病,執釁無人……病者環繞,但聞呻吟與寒噤聲……安得遍藥之?」

到了一八九五年,台灣的衛生條件仍然不是太好。根據日本<征台役>的記載,日軍攻打台灣之際,日方傷亡人數不多,戰死者164人,傷者515人,但生病者卻有26094人,因病致死者更多達4642人,病死的竟然是戰死的28倍之多!

從以上史料可以清楚看出,當時台灣衛生條件之窘境,以及傳染病之倡狂。其實,台灣並非「瘴癘之鄉」,只因為屬於亞熱帶氣候,溼度與溫度都很高,很適合蚊蟲與病菌的生長,從北方來的大陸人和日本人,在水土不服以及蚊蟲、老鼠的侵襲下,才會染病。只要度過兩三年的適應期,改善環境衛生,融入當地的飲食與作息,漸漸適應溼熱的氣候後,便會發現台灣的確是一個氣候宜人、物產富饒的美麗寶島。

有鑒於征台一役官兵病死者眾多,1895年日本人佔領台灣後,第一件事便是設立台灣病院,也就是臺大醫院的前身。緊接著,在1896年設置自來水供水系統、1899年興建下水溝,1905年規定全台每年兩次春秋大掃除。如此多管其下,日本人把台灣的鼠疫、霍亂、瘧疾、天花、白喉等傳染病防治工作做得相當成功。後來,第二次世界大戰摧毀了許多醫療設施,造成傳染病的另一次猖獗,國民政府來台後,防疫工作不敢鬆懈,鼠疫、霍亂才迅速被撲滅。至於瘧疾,因為威脅嚴重,在全面噴灑DDT後,才於1965年根除。

基本上,在1950年代以前,台灣人的健康問題在於傳染病。如果排除傳染病這個問題不看,其實當時的人身體相當硬朗,體能非常好,而且很少有現代人高血壓、心臟病、糖尿病、癌症、過敏、氣喘等等問題。許多人不求甚解,以為從前的台灣人生活過得很苦、很可憐、很落後,所以死了很多人,現在的生活越來越進步、也越來越舒服,疾病得以醫治,所以越來越好。但我的看法卻非如此。我覺得台灣人以前的飲食內容很不錯,生活習慣、運動量和文化條件也都相當有益健康,只不過衛生條件較差,很多人因為罹患傳染病而死。能夠活下來的人,如果奉行從前的飲食與運動習慣,身體都維持得非常健康、勇壯。客觀來說,老一輩的身體,都比我們這一代還要健壯、耐操。


威脅現代人健康的隱形殺手

所以,台灣幾十年來十大死因的演變,簡而言之,就是從急性的傳染病演變成慢性的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等。至於肝病,也就是所謂華人的「國病」,不論是中國大陸或台灣,都非常盛行。到底為何華人的肝臟這麼脆弱,原因眾說紛雲,有歐美學者懷疑是環境毒素所造成,是否如此,仍有待查證。而腎病,多是服藥過度與高血壓、糖尿病失控所引起。肺病則多源自於抽菸、吸入過多二手菸、或空氣污染等等。肝病、腎病、肺病皆有其成因,所以大致說來,十大死因沒有明顯成因的就是腫瘤、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這三大類。而這三大類疾病,究其成因其實都和飲食脫不了關係。

以往威脅我們生命安全的傳染病(包括鼠疫、霍亂、瘧疾、天花、白喉),如今應該是得到妥善控制了,但該擔心的是,現代這些十大死因的隱形殺手,我們該如何防範?



 



內文節錄》第二章近百年來的飲食變化



引言:100年前,人們吃的多半是「完整食物」,也就是少加工、無化肥、無農藥、無生長激素的天然食物。攝取這類完整無害的食物,可獲取直接而大量的營養成分。然而,時空移轉至100年後的今天,由於農藥與化肥使用頻繁、環境污染嚴重、土壤貧瘠、養分流失、精製食物與加工食品氾濫,人們吃下肚子裡的東西已經大不相同。


上一章我們談到了人類健康的轉變,接下來,我們來談談人們飲食習慣的轉變,看看兩者之間是否有所關聯?

大約一百年前、一九OO年代的時候,人們吃的多半是「完整食物」(Whole Food),也就是少加工、少人工添加物、無化學肥料、無農藥、無生長激素、無人工雌激素的天然食物。攝取這類完整無害的食物,可獲取直接而大量的營養成分。然而,時空移轉至一百年後的今天,人類的飲食內容與習慣,卻產生了劇烈的變化︰農藥與化肥使用頻繁、環境污染嚴重、土壤貧瘠、養分流失、精製食物與加工食品氾濫、飲食比例嚴重失衡、運動量嚴重不足……。僅僅相差一百年的時間,但人們吃下肚子裡的東西卻已經大不相同。


100年前的西方飲食

以美國人來說,一百年前的美國人是不吃漢堡的,吃的是傳統西餐︰湯、生菜沙拉、薯泥、麵包、牛排、雞排、水果等等,算是蠻均衡的飲食型態。而且食材很健康,沒有化學污染。他們和從前的台灣人自己養豬養雞一樣,也會自己養牛,不但親自參與畜養的過程,而且不會添加人工激素和其他添加物。在那個年代,農藥、化肥也還未普及,環境尚未污染,比起現在來說,可以說健康太多。

五十年之後,情況完全改觀。大量使用化肥、農藥、人工激素和人工添加物的結果,毒素已無所不在。近年來許多強調「有機食品」、「自然農法」的產品紛紛出現,並且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,反映的便是此一問題的嚴重性。

台灣50年來的飲食改變

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,長年溫暖潮濕,萬物生長極為容易,蔬果種類繁多。
但台灣的溼熱,也使食物容易腐敗、潮解,病菌孳生,加上工商業過度發展,空氣品質迅速惡化,如果衛生習慣不好,就很容易生病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:原本在台灣身體有這樣那樣的毛病,移民到美國住一陣子後,身體自然就變好了。這是什麼原因呢?那是因為美國氣候乾燥、空氣浮粒少,衛生習慣較佳,地廣人稀,微生物繁殖較不易,所以也就比較不容易生病。


防腐劑、人工添加物無所不在

由於氣候溼熱,台灣菜市場和超級市場賣的許多乾貨與加工食品,例如豆乾、水果乾、粉圓、瓜子、花茶、茶葉、飲料、中藥材、海哲皮、魚乾、蘿蔔乾、速食麵、糕餅等等,為避免發霉生蟲,都添加很多防腐劑與保鮮劑。甚至連很多原本就不易壞的東西,例如醬油、汽水、糖果、冷凍水餃、火鍋料、沾醬、香腸、臘肉、牛肉乾、肉鬆、榨菜、蜜餞、酸梅等等,也都添加了防腐劑。其實,這些食品依照傳統做法,也就是鹽漬、糖漬、冷凍、風乾、密閉等等,已經有抑菌防腐的效果,再添加防腐劑,等於畫蛇添足,而且有損健康。

其中,常用的人工添加物,包括己二烯酸、苯甲酸、BHTBHA、人工色素、糖精、阿斯巴甜、雙氧水、硝酸鹽、亞硝酸鹽、亞硫酸鹽、硫化物、溴酸鉀、去水醋酸鈉……等等,不管合不合法,用量多寡,對身體都會造成傷害。而這些人工添加物,在五十年前阿公阿媽的飲食中,是不存在的。

此外,中國大陸近年來廣泛應用輻射保鮮技術於水果、肉品與乾貨中,許多大陸進口台灣的香菇、蜜餞……等等,都經過鈷六十照射,但是色澤、口感、硬度卻不變。輻射保鮮安全嗎? 根據美國農業局的規定,凡是經過輻射處理,就不能稱為有機食物。放射線有無殘留,食物成分是否改變,目前仍是爭議的焦點。但台灣與大陸的食品中,卻存在著許多民眾連作夢都沒想到的、有形無形的添加物,這是不爭的事實。


大量使用農藥、化肥、抗生素

還有,為了使蔬果長得漂亮、免於病蟲害侵襲,農民也常大量使用殺蟲劑、除草劑與化學肥料,其中以草莓、葡萄、桃子、瓜類、玉米、花椰菜、小白菜等最為嚴重。尤其遇到颱風來襲,農人為了避免損失,常常等不及農藥殘留退去而搶收蔬菜,更導致有超量的農藥吃到我們肚子裡。

另外,在養殖業最常見的便是大量使用抗生素。抗生素可使養殖的魚、蝦、蟹類長得快又大、而且不容易生病。但餵養抗生素與人工飼料的魚,不但營養成分或口感都與野生的不能相比,更糟糕的是,抗生素吃下肚後,還會把人體內的有益菌殺死,使腸胃功能衰退、免疫力下降。

至於雌激素與生長激素等人工荷爾蒙,則在畜牧業使用得非常普遍。餵食人工荷爾蒙會使乳牛泌乳多好幾倍、小牛長得快又大。但人類使用這類畜牧產品之後,卻有很大的後遺症,包括小女生初經提早,婦女乳癌、子宮長瘤罹患率提高,經證實都和吃太多人工荷爾蒙有關。


環境污染讓人人中毒

很多人應該還有印象,2005年報載,彰化與台南傳出「戴奧辛鴨蛋」事件。戴奧辛含量嚴重超出標準,竟然是歐盟的十一倍;而線西鄉民血液中的戴奧辛含量,是一般民眾的六百倍,更破了世界紀錄!戴奧辛是世紀劇毒,其毒性是氰化物的一百三十倍,只要0.0001公克,就可毒死一條10公斤的狗。戴奧辛的污染,通常是由工廠排放到水溝或漁塭,再由農作物、鴨子吸收。人吃了這些農作物或鴨子之後,容易致癌、使胎兒畸形,以及嚴重干擾神經、內分泌、肝、腎以及其他器官。

和戴奧辛一樣氾濫成災的環境毒物,還包括多氯聯苯、石棉、DDT、汞、鎘、砷……等等。我在臨床上發現,許多台灣人常見的症狀,除了和農藥、化肥、過敏原有關之外,環境毒素也是一大肇因。環境的污染,除了工廠排放廢氣與廢水之外,民眾露天燃燒的「貢獻」也不小。台灣有許多民眾會把家中的舊家具、舊家電、廢棄物、塑膠、舊衣物拿到空地去燃燒。農民也時常燃燒稻草、養豬戶則以廢木材、破布等做為燃料來加熱餿水。這些看似無害的廢棄物,其實內藏種種環境毒素,甚至比有防治設施的工廠或焚化爐所釋放的還多。可以說,「中毒」已經是台灣人相當普遍的現象。

飲食內容越來越西化

1950年起,短短二、三十年之間,台灣人的聰明勤奮,創造了所謂的「經濟奇蹟」。從前吃不飽、穿不暖的日子,變成老一輩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。有了錢之後,大家想吃什們就吃什麼,大魚大肉、山珍海味、糕餅、甜點、零食、飲料……花樣多得不得了。1970年代,受到美國影響,開始吃起牛排、漢堡、雞塊、薯條、比薩、牛奶、汽水、可樂、咖啡。到了1980年代,流行「吃到飽」餐廳,大家更是肆無忌憚、大吃特吃。

吃得太多的結果,加上現代飲食的高糖分、高油脂(以壞油居多)、低蔬果、又有前面所說的人工添加物與環境毒素的污染,使得現代的台灣人不但體能變差,健康問題更是錯綜複雜,疑難雜症越來越多,老年疾病也越來越年輕化。

另外,偏頗的飲食觀念也影響到下一代。許多長輩疼惜孫子孫女,怕他們吃不飽,希望他們多吃,於是造就了現代許許多多的小胖子。也有不少小孩嗜吃零食,忽略正餐,所以乾乾扁扁的,變成了所謂的「紙片人」或「竹竿人」。這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周遭、常見的情形。


長期處於「營養不均」狀態

我們常常聽到營養專家告訴我們:現代人營養豐富。其實這個論點是有爭議的。現代人的飲食過於精緻,吃太多高糖、高精緻澱粉、高不良油脂、高熱量、高化肥、高農藥、高化學添加物的食物,反而人體所需的維生素、礦物質、植物營養素都很缺乏,所以是長期處在一種「營養不均衡」的狀態。很多人意識到這一點,所以便買人工綜合維他命來補充,但這類人工合成的綜合維他命,其實會讓身體添加許多毒素,反而雪上加霜。現在的人不是虛胖就是太瘦,體力也不好。更糟的是,許多年輕女孩追隨流行、嚮往模特兒竹竿式的身材,把自己弄得皮包骨,還吵著要減肥。很多年輕女孩瘦歸瘦,卻有蝴蝶袖與鮪魚肚,這都是「空卡路里」造成的。


脂肪攝取過多,而且都是壞油

現代人飲食中的脂肪實在吃太多了,而且大部分是壞脂肪而非好脂肪。根據統計發現,台灣人飲食中的脂肪攝取比例,從一九八二年的30%,提高到一九九五年的50%。一般民眾吃下肚的,以氫化、氧化的油脂居多,加上油脂內的環境毒素,造成現代疾病的氾濫。如果說,飲食偏差是現代人健康惡化的罪魁禍首,那麼,壞油則是飲食偏差的問題核心。所謂「擒賊要擒王」,如果能夠先改善壞油的問題,則現代人健康的問題就好了一大半,這也是本書接下來會花很多章節來討論好油與壞油的原因。


作息紊亂,欠了許多睡眠債

1960
年代電燈開始普及,1970年代是電視,1980年代是電腦。這三大電器用品的發明,使人們的睡眠時間越來越短。對現代人來說,太陽下山後,正是另一天的開始。上班族不是繼續加班,就是應酬、逛街,很多人九點、十點才回到家,一兩點才睡覺。學生則補習或回家繼續K書、看電視、打電動或上網,十二點以後睡覺很平常。根據統計,台北市一半以上的高中生平均睡眠不到六小時。在亞洲,台北的兒童最晚睡,東京的兒童睡最久,超過十小時。台灣有六百萬睡眠障礙患者,我想與作息紊亂很有關係。

人體的荷爾蒙運作,會因為光線刺激松果體內的退黑激素而間接調節。五臟六腑生理運作,深深受到這個生理時鐘的控制,所以一樣睡八小時,從晚上十一點睡到早上七點,與凌晨三點睡到早上十一點,醒來後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;前者精神飽滿,後者渾身沒勁不舒服。這是因為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三點,是身體排毒與修補機能最旺盛的時段,所以,過了十一點還不睡覺,在我的定義裏,就是熬夜,就會耗損身體。大部分現代人都欠了一屁股的睡眠債,如果不盡早償還,身體就會慢慢出現早衰、疾病的失衡狀態。


缺乏運動,體能大衰

年輕一代的體能大不如前,已經是公認的事實。不管是心肺功能、肌力、耐力、柔軟度、敏捷度、協調性、爆發力、身體組成等等,都在逐年下降,脊柱側彎與腰椎幅度減退的現象也相當普遍。這是因為現代生活太舒適了,從幼稚園開始,上學有校車、父母接送、公車、捷運;長大後騎摩托車或開車,上下樓搭電梯,身體長期缺乏鍛鍊所致。另一方面,現代人長時間坐在書桌、電腦桌、辦公桌前,使脊柱壓力增加,加上姿勢偏差,使得腰痠背痛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。


出處:http://marketing.soidea.com.tw/read/200701/0105.htm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秀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