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》記載:天有五音,人有五臟……人與天地相應。所以古代養生家好居山林清靜之地,修身養性,接受自然音樂。純自然音樂如潺潺流水、鳥語、蟬鳴 、風聲、雨聲等等,其聲音多美妙中聽,益人身心。
事實上自古以來,音樂早就被人類用來治療疾病了,祇是在近五十年前,逐漸形成一種專業和學問,不但有各種實証研究,也有各次專科的音樂治療師;而這些治療的原理和實際,也可以為一般人所用來做各種身心的治療和復健。
上星期六日去參加由音樂心靈推廣協會主辦之「音樂引導想像」的課程,
此課程是由Dr. Denise Grocke所講授,她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音樂治療系的系主任也是專任教授,更是2005年國際音樂治療協會的主席,在音樂治療界的領域相當高。有著作過多本書籍,也是專業國際型的音樂治療及GIM講師。
費用呢~很貴的啦!因為自己常覺得無法放鬆~如何透過音樂來放鬆自己~所以就給它報名~
老師當然是全程說英文(當然有翻譯) ,講義也是全英文(哇勒.....找經絡班同學象瑞翻譯中)
音樂療法在台灣目前都應該是屬於民俗療法吧...雖然價格很貴~但是有收穫就有價值!
我將我竭盡所能手寫的部分和大家分享~大家都可以用的放鬆法~
(上課不能錄影及錄音~還是我的經絡啟蒙老師 李 強生老師好~上課可以全程錄音~ㄧ年內可以重複上課)
如何使用音樂來放鬆~唱歌、樂器、感受性的治療課程
音樂是語言、是另一種交流
聆聽、放鬆、透過聆聽,引導放鬆
感受性的音樂治療法
聆聽音樂,帶入身體裡
去感覺音樂,加入想像加入創造力,進入放鬆
將音樂帶入身體裡,會降壓、心跳變慢、漸少躁動、平衡血壓及情緒
聆聽不愛的音樂,讓身體排斥,聆聽音樂療癒創傷等。
音樂~境界、靈性最中心的地方
音樂~宗教信仰
音樂~和心靈連結
對象:孩子-引導平靜
八歲以下 不喜歡閉眼聆聽 用故事性訴說
八歲以上 可以閉眼聆聽 修復過動睡眠等
針對醫院的孩童透過音樂療法可以減少疼痛感、恐懼、呼吸、正向、正面的心靈
口頭帶領(講話速度要慢要分段語氣要柔~想像自己是六歲的孩子) 帶孩子去休息、放鬆、睡眠
口語引導 冥想 想像喜悅勝地 (發燒的孩子要引導帶領到下雪的地方)
透過緩慢的節奏、平復情緒、聲音要輕柔慢(中音調)
想像天使~想像花園~引導想像如何創造這花園
天使靠近你 去感受這天使的眼睛 把溫暖和安全感帶給孩子
大孩子(八歲-十二歲)的音樂療法
放鬆與聆聽~請孩子閉上眼睛
以下是對著孩子說話的部份~
1.讓音樂進入你的呼吸…吸~乎~吸~呼
把空氣吸進來,讓肺部完全擴張,當下除了對呼吸的覺察之外,什麼都不要想…
把你的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,只覺察你如何呼吸就夠了,
感覺吸進來的空氣是不是比較涼爽,呼出的空氣比較溫熱,你覺察到這種溫度的變化嗎?
2.讓身體放鬆
放鬆肌肉,感覺您的腳趾頭也慢慢在放鬆
感覺您的腳底板也在慢慢放鬆
感覺您的腳趾頭也慢慢在放鬆
感覺您的小腿也在慢慢放鬆
感覺您的膝蓋也慢慢在放鬆
感覺您的大腿也慢慢在放鬆
感覺您的肚子也慢慢在放鬆
感覺您的背部和胸部也慢慢在放鬆
感覺您的肩膀手臂還有手指頭都在放鬆
感覺您的頭也慢慢在放鬆
感覺您身體變輕了
感覺您身體變柔軟了
感覺您身體變的暖和起來了
如何選擇與聆聽
音樂元素→文化背景(個案的文化背景)
放鬆要素:規律的節奏、一板一眼、因為跟呼吸有關
1.要讓個案放鬆,須讓『頭腦平靜』
2.旋律~平~高~或重複性的旋律
太過變化性的音樂會讓頭腦無法接收
和藹的和弦、大小提琴、豎琴、鋼琴、長笛、黑管、吉他等,有玄的音樂都可以,但是喇叭及鼓都不行,音樂主要輕美、舒服性。
如何帶出影像
薰陶刺激大腦、帶動想像力、節奏是緩慢的、起伏與高低音會較明顯
長笛、雙簧管、喇叭、重覆性不重要、輕柔多變化、變化快速
影像~如色彩形狀顏色~帶領去體驗
閉眼感受~在將紀錄寫下(畫出)
大草原~變化的白雲~柔和與靜
灰色的臉孔~壓力點
黑色~無力惶恐與不安
寧靜~沉靜~圓滿
畫~反映現況~反應心理
音樂治療是透過音樂去引導想像
我ㄧ連三天讓自己的小兒子做放鬆與聆聽~
聆聽的是德布西的古典樂~牧神的午後
結果是~每次都是~不用3分鐘~孩子就睡著了!
哈哈!他睡著我才能安靜的看點書呀!
下次要找我家老公來試試~幫他放鬆
其實我在那兩天的體驗中~也是快睡著了!
或許在做經絡前可以透過這放鬆法來讓個案先做放鬆~效果會更加乘喔!